【通用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成份】活性成份: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化学名称:S( )-1-(3-二甲氨丙基)-1-(4-氟代苯基)-1,3-二氢异苯并呋喃-5-腈草酸盐。分子式:C20H21FN2O·C2H2O4分子量:414.43
【性状】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为薄膜衣片,去除薄膜衣后显白色。
【适应症】本品为薄膜衣片,去除薄膜衣后显白色。
【用法用量】用法:口服,可以与食物同服。 用量:抑郁症每日1次。常用剂量为每日10mg,根据患者的个体反应,每日最大剂量可以增加至20mg。通常2-4周即可获得抗抑郁疗效。症状缓解后,应持续治疗至少6个月以巩固疗效。 老年患者(>65岁) 推荐以上述常规起始剂量的半量(5mg)开始治疗,每日最大剂量不应超过10mg。 儿童和青少年(<18岁)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不适用于儿童和18岁以下的青少年。肾功能降低者轻中度肾功能降低者不需要调整剂量,严重肾功能降低(CLcr<30 mL/分钟)的患者慎用。肝脏功能降低者建议起始剂量每日5 mg,持续治疗2周。根据患者的个体反应,剂量可以增加至每日10 mg。建议对肝功能严重降低的患者需注意并进行特别谨慎的剂量增加。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慢代谢者对于已知是CYP 2C19慢代谢的患者,建议起始剂量每日5 mg,持续治疗2周。根据患者的个体反应,可将剂量增加至每日10 mg。停药应避免突然停药。需要停止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治疗时,应该在1-2周内逐渐减少剂量,以避免出现停药症状。每日20 mg以上剂量的安全性还未得到证实。
【药理毒理】
【药代动力学】吸收口服吸收完全,不受食物的影响(口服多次给药后平均4小时达到血浆峰浓度),与西酞普兰一样,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80%。分布口服给药后的表观分布容积(Vd,β/F)约为12-26 L/Kg。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及其代谢产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80%。代谢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在肝脏内主要经去甲基化和去二甲基化代谢。2种代谢产物都有药理活性。另外,N基团可被氧化生成N氧化代谢产物。原形药物及代谢产物可以部分经葡萄糖醛酸化排泄。多次给药后,去甲基化和去二甲基化的代谢产物平均血浆浓度分别是原形药物浓度的28-31%和<5%。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的去甲基化主要由细胞色素P450(CYP)2C19酶代谢,CYP 3A4和CYP 2D6也可能起到部分作用。消除多次给药后消除半衰期约为30小时,口服药物的血浆清除率(CIoral)约为0.6 L/分钟,药物的主要代谢产物半衰期更长,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消除,主要以代谢产物形式从尿液中排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的药代动力学呈线性,大约在1周后达稳态血浆浓度,每日剂量10 mg的平均稳态血浆浓度为50 nmol/L(范围 :20-125 nmol/L)。老年患者(>65岁)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患者的药物消除更为缓慢。与年轻的健康受试者相比,老年人的AUC高出50%。肝功能降低者在轻度和中度肝损伤(Child-Pugh标准A和B)的患者中,西酞普兰的半衰期约为肝功能正常患者的2倍,暴露量高出60%。肾功能降低者在肾功能降低患者中观察到西酞普兰的半衰期延长,血浆药物浓度轻度升高(CLcr10-53 mL/分钟)。尚未对代谢产物的血浆浓度进行过研究,但其浓度可能会升高。多态性已发现经CYP 2C19代谢的慢代谢者,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的血浆浓度是快代谢者的2倍,而经CYP 2D6代谢的慢代谢者药物血浆浓度没有明显变化。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多发生在开始治疗的第1-2周,持续治疗后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率都会降低。根据器官系统分类和频率将SSRI药物和艾司西酞普兰已报道的在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和上市后自发报告的已知不良反应列于下表。发生率是由临床试验得来的;所列的发生率未经安慰剂校正。发生率的定义如下:很常见(≥1/10),常见(≥1/100至[1/10),少见(≥1/1000至[1/100),罕见(≥1/10,000至[1/1000),非常罕见([1/10000),未知(不能通过已有的数据估计)。注:1.在本品治疗或中断治疗的早期已报告有自杀意识和自杀行为的事件。2.此类事件报告于SSRI类药物治疗中。骨折主要在50岁和50岁以上患者中进行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接受SSRIs和TCAs(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患者的骨折风险会增加。导致此风险的机制未知。QT间期延长上市后报道的QT-间期延长的案例,主要在女性患者、低钾血症的患者、或预先存在其他心脏病的QT间期延长的患者中,有QT间期延长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报告,包括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SSRI治疗停止时观察到的停药症状本品停药,包括停止使用SSRI/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SNRI)(特别是突然停止)常常会出现停药症状。头晕,感觉障碍(包括感觉异常和电休克感觉),睡眠障碍(包括失眠和紧张的梦),激越和焦虑,恶心和/或呕吐,震颤,意识模糊,出汗,头痛,腹泻,心悸,情绪不稳,易怒,和视觉障碍为最常报道的反应。一般这些事件为轻度或中度且为自限性,但是在一些患者中可能会严重或时间延长。因此建议不再需要本品治疗时,应逐渐减少剂量到停药。
【注意事项】1.停药反应上市后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其他SSRIs陆续有一些停药后不良事件自发的报道,尤其在突然停药时常可见:情绪烦躁、易怒、激越、头昏、感觉异常(电击感)、焦虑、意识模糊、头痛、懒散、情绪不稳定、失眠、轻躁狂、耳鸣和癫痫发作等。以上表现一般为自限性,也有严重停药反应的报道。当患者停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时,应注意监测这些可能出现的停药症状,推荐逐渐减量,避免突然停药。如果在减药和停药过程中出现难以耐受的症状时,可以考虑恢复至先前治疗剂量,随后医生再以更慢的速度减药。2.异常出血已有使用SSRIs时出现皮下出血时间和/或出血异常的报告,例如,瘀斑、妇科出血、肠胃出血和其他皮肤或黏液出血,在服用SSRIs(特别是合并使用已知会影响血小板功能的活性物质或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的其他活性物质)的患者中以及在具有出血性疾病病史的患者中需谨慎使用。3.低钠血症罕有使用SSRI类药物出现低钠血症的报告,可能是由于抗利尿激素(SIADH)的异常分泌引起,通常会在治疗终止时恢复正常。特别是老年女性患者可能易发生此类风险。4.静坐不能/精神运动性不安SSRI/SNRI的使用已被认为与静坐不能的形成有关,其特点是主观上不愉快或令人不安的躁动,需要不停运动,并且不能安静地坐立。这在治疗的头几周内最可能出现。在患有这些症状的患者中,增加剂量可能是有害的。5.躁狂躁狂抑郁症的患者可能转为躁狂发作。转为躁狂发作的患者应停止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6.癫痫发作癫痫是使用抗抑郁药物时的一个潜在风险。癫痫发作的患者应该停止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在患有不稳定性癫痫症的患者中应该避免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对癫痫已经得到控制的患者应该仔细监控。如果癫痫发作频率增加,则应 停止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7.糖尿病在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中,使用某种SSRI进行治疗可能会改变血糖控制。可能需要对胰岛素和/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进行调整。8.ECT(电休克疗法)同时给予SSRIs和ECT治疗的临床经验有限,因此,应予谨慎。9.圣约翰草在合并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和含有圣约翰草(贯叶连翘)的草药制剂期间,不良反应可能更常见。因此,不应同时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和圣约翰草制剂。10.精神疾病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具有抑郁发作的精神疾病患者可能会增加精神疾病症状。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11.辅料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辅料中含有乳糖。罕见发生遗传性半乳糖不耐受问题,有乳糖酶缺乏症或对葡萄糖一半乳糖吸收不良的患者勿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12.对驾驶及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对开车和使用机器的能力具有轻度或中度的影响。精神药品可以降低判断能力和对紧急情况的反应能力。应该告知患者这些影响,并警告他们其开车或操作机器的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13.请置于儿童不易拿到处。
【禁忌】1. 对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活性成份或任一辅料过敏者禁止使用。2. 禁止与非选择性、不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合用(参见[警告]和[药物相互作用])。3. 禁止与利奈唑胺合并用药,详见[药物相互作用]。4. 禁止与匹莫齐特合并用药,详见[药物相互作用]。5. 在已知患有QT间期延长或先天性QT综合征的患者中,禁止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贮藏】密闭保存。
【有效期】24个月
【生产厂家】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