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新癀片
【汉语拼音】XinHuangPian
【成份】肿节风、三七、人工牛黄、猪胆汁膏、肖梵天花、珍珠层粉、水牛角浓缩粉、红曲、吲哚美辛。
【性状】本品为淡棕灰色的片;气香、微腥,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热毒瘀血所致的咽喉肿痛、牙痛、痹痛、胁痛、黄疸、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4片,一日3次,小儿酌减。外用,用冷开水调化,敷患处。
【不良反应】
1.消化系统:喉干、口腔黏膜糜烂、消化不良、胃部不适、烧灼感、返酸、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功能异常、消化道溃疡、出血、穿孔等。
2.皮肤及其附件:各型皮疹、瘙痒、皮下出血等,最严重的为大疱性多形红斑。
3.呼吸系统: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哮喘等。
4.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血管性水肿等。
5.泌尿系统:血尿、水肿、尿痛、肾功能不全等。
6.心血管系统:血压升高、胸闷等。
7.精神神经系统:头晕、头痛、焦虑及失眠等,严重者可有精神行为或抽搐等。
9.全身性:晕厥、疲倦、面色苍白。
【注意事项】
1.为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本品宜于饭后服用,或与食物或制酸药同服。
2.本品为中西复方制剂,口服本品时,应避免与吲哚美辛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同时口服使用。
3.本品用于痹痛,喉咙肿痛,牙痛,胁痛,黄疸,无名肿痛等,日用剂量不应超过12片。
4.本品解热作用强,一次用量一般不应超过2片,一天不超过3次,退热期间应防止大汗和虚脱,补充足量液体。
5.本品外用注意:用冷开水调化成糊状,均匀敷于患处,厚约1mm,避开破溃处,每日2-3次,如出现局部皮肤过敏等反应现象时应停用。
6.本品儿童口服用量建议按照体重计算,一日0.07-0.1g/kg,分3-4次,待有效后减至最低量。
7.吲哚美辛与阿司匹林有交叉过敏性,由阿司匹林过敏引起的喘息病人,应用本品时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对其他非甾体抗炎、镇痛药过敏者也可能对本品过敏。
8.吲哚美辛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使出血时间延长,停药后此作用可持续1天,用药期间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含量也常增高。
9.下列情况应慎用:①吲哚美辛导致水钠潴留,故心功能不全及高血压患者应慎用;②因吲哚美辛可使出血时间延长,加重出血倾向,故血友病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患者应慎用,此外,吲哚美辛对造血系统有抑制作用,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等患者也应慎用。
10.用药期间应定期随访检查:①血象及肝、肾功能;②个案报道提及吲哚美辛能导致角膜沉着及视网膜改变(包括黄斑病变),遇有视力模糊时应立即作眼科检查。
【禁忌】活动性溃疡病、消化道出血及病史者、溃疡性结肠炎及病史者,癫痫,帕金森病及精神病患者,支气管哮喘者,血管神经性水肿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对本品,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儿童用药】14岁以下小儿一般不宜应用此药,如必须应用,应减量且密切观察,以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老年用药】老年患者易发生肾脏毒性,应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本品含有吲哚美辛,合并用药时应注意并用药品与本品各组分之间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
1.与对乙酰氨基酚长期合用可增加肾脏毒副反应,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同用时消化道溃疡的发病率增高。
2.阿司匹林可降低吲哚美辛的血药浓度,本品与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盐同用时并不能加强疗效,而胃肠道副作用明显增加,由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加强,可增加出血倾向。
3.饮酒或与皮质激素同用,可增加胃肠道或出血的危险。
4.与洋地黄类药物同用时,吲哚美辛可使洋地黄的血浓度升高(因抑制从肾脏的清除)而增加毒性,因而需调整洋地黄剂量。
5.与肝素、口服抗凝药剂溶栓药合用时,因吲哚美辛与之竞争性结合蛋白,使抗凝作用加强,同时吲哚美辛有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因此有增加出血的潜在危险。
6.与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合用,吲哚美辛可加强降糖效应,须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
7.与袢利尿药,如呋塞米同用时,吲哚美辛可减弱后者排钠及降高血压作用。
8.与氨苯蝶啶合用时可致肾功能减退(肌酐清除率下降、氮质血症)。
9.与硝苯地平或维拉帕米同用时,可致后二者血药浓度增高,因而毒性增加。
10.丙磺舒可减少吲哚美辛自肾及胆汁的消除,增高血药浓度,使毒性增加,会用时须减量。
11.与秋水仙碱、磺吡酮合用时可增加胃肠溃疡及出血的危险。
12.与锂盐同用时,可减少锂自尿排泄,使血药浓度增高,毒性加大。
13.吲哚美辛可使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增高,并延长高血浓度时间。正在用本品的病人如需做中或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应于24-48小时前停用本品。以免增加其毒性。
14.与抗病毒药齐多夫定同用时,吲哚美辛可使后者清除率降低,毒性增加,同时吲哚美辛的毒性也增加,故应避免合用。
【包装规格】药用铝塑泡罩包装,每板装12片,每盒装35片。
【贮藏】密封。
【有效期】36个月
【生产厂家】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