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名称】来适可 氟伐他汀钠缓释片
【产品名称】氟伐他汀钠缓释片
【英文名】Fluvastatin Sodium Extended Release Tblets
【汉语拼音】FuFaTaTingNaHuanShiPian
【主要成分】氟伐他汀钠。
【性状】氟伐他汀钠缓释片为黄色圆形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淡黄色。
【适应症】氟伐他汀钠缓释片用于饮食未能完全控制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血脂异常(FredricksonIIa及IIb型)的患者。
【用法用量】成人患者:在开始治疗前,患者应采用标准的降低胆固醇的饮食控制。在整个治疗期间应继续饮食控制。推荐的起始剂量为20mg或40mg常释胶囊,每日1次。可以根据患者治疗效果和推荐需达到的治疗目标调整剂量。对于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或者40mg常释胶囊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可以使用氟伐他汀钠缓释片80mg/天。推荐的每日最大剂量为80mg。氟伐他汀钠缓释片可在每天任意时间服用,无论进食与否。给药后,4周内达到最大降脂作用。药物长期服用持续有效。氟伐他汀钠缓释片单独治疗有效。研究同时表明氟伐他汀和烟酸、消胆胺以及贝特类药物联合应用是安全和有效的(见药物相互作用)。肾功能不全患者:氟伐他汀经肝脏清除,仅有不到6%的药物进入尿中。轻至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氟伐他汀的药代动力学保持不变,无需调整剂量。肝功能损害患者:活动性肝病或无法解释的血清转氨酶持续升高的患者,禁用氟伐他汀钠缓释片(见禁忌及注意事项)。
【药理毒理】药物分类: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氟伐他汀是一个全合成的降胆固醇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与HMG-CoA还原酶竞争,抑制HMG-CoA转化为3-甲基-3,5-二羟戊酸,而3-甲基-3,5-二羟戊酸是甾醇包括胆固醇的前体物质。氟伐他汀钠缓释片的作用部位主要在肝脏,具有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肝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刺激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的合成,提高LDL微粒的摄取,降低血浆总胆固醇浓度的作用。在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血脂紊乱的患者中,氟伐他汀钠缓释片可以减少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和甘油三酯(TG)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在使用药物2周内出现良好的治疗效果,从治疗开始4周之内出现最大的效应,此效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持续存在。
急性毒性:氟伐他汀在小鼠的LD50大于2g/kg,在大鼠的LD50大于0.7g/kg。重复剂量毒性:在大鼠、兔子、狗、猴子、小鼠以及仓鼠中进行了深入的毒性研究,评价氟伐他汀的安全性。研究结果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结果相同,例如啮齿类动物非腺型胃部的细胞增生和过度角化,狗出现白内障,啮齿类动物出现肌病,大多数试验动物的肝脏出现轻微的变化,狗、仓鼠和猴子的胆囊出现变化,大鼠甲状腺重量增加,仓鼠睾丸出现病变。尚无试验数据表明,氟伐他汀和其它此类药物对狗CNS血管及变性方面有所影响。致癌性:以每天6、9、18mg/kg的给药剂量(1年后将剂量增加到每天24mg/kg)进行的一项大鼠致癌性研究,以获得最大耐受剂量。在这样的给药剂量下,相当于人治疗剂量(口服给药40mg)下血药浓度的9、13和26-35倍。在每天24mg/kg的剂量水平下,出现胃前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和胃前癌的机率非常低。此外,对于每天按18-24mg/kg给药的雄性大鼠,甲状腺滤泡细胞瘤以及甲状腺滤泡细胞癌的发病率有所升高。致突变性:通过体外试验发现,无论是否存在大鼠肝脏代谢活性,氟伐他汀均没有出现致突变性。主要试验包括: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或大肠杆菌的突变菌株进行的微生物突变试验;BALB/3T3的恶性变异分析;大鼠肝细胞的异常DNA合成;V79中国仓鼠细胞染色体异常;HGPRTV79中国仓鼠细胞等。并且,氟伐他汀在大鼠或小鼠体外试验中没有出现致突变性。生殖毒性:大鼠致畸试验显示氟伐他汀在高剂量下具有母代毒性,但并不具有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
【药代动力学】吸收:健康志愿者空腹服用氟伐他汀溶液后,吸收迅速(98%)。在口服氟伐他汀钠缓释片后,与胶囊相比,氟伐他汀的吸收率延缓了60%,而平均体内留存时间延长了将近4小时。如果在进食的条件下,药物的吸收率有所降低。分布:氟伐他汀主要作用于肝脏,肝脏也是其代谢的主要器官。从全身血药浓度计算其绝对生物利用度为24%。氟伐他汀的表观分布容积(Vz/f)为330升。超过98%的循环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这种结合与氟伐他汀、华法令、水杨酸和格列苯脲的血药浓度无关。代谢:氟伐他汀主要在肝脏中代谢。循环药物主要为氟伐他汀原型和无药理学活性的代谢产物N-去异丙基丙酸。羟化的代谢产物有药理学活性,但不进入全身血液循环。氟伐他汀在人类肝脏的代谢途径已经被阐明,氟伐他汀的生物转化是通过多种细胞色素P450(CYP450)途径完成的,抑制细胞色素P450对氟伐他汀的代谢影响很小,而对细胞色素P450的抑制是药物相互作用的主要原因。消除:健康志愿者服用3H标记的氟伐他汀后,大约6%的放射性活性出现在尿中,93%在粪便中,排出的氟伐他汀只占不到标记总量的2%。氟伐他汀的血浆清除率(CL/f)为1.8±0.8L/min。服用氟伐他汀80mg/日的稳态血浆浓度未显示蓄积效应。
【不良反应】氟伐他汀钠缓释片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有:轻微的胃肠道症状,失眠和头痛。罕见过敏性反应、肌痛、肌无力、肌病、肝功能异常。
【注意事项】在开始服药前、治疗期间定期、剂量增加前检测肝功能检测,如ALT或AST升高>ULN的3倍,应该停药。慎用于有肝脏疾病或大量饮酒的患者。如用药期间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弥漫性肌肉疼痛、触痛、无力和/或明显的CK升高,要考虑肌病,肌炎或横纹肌溶解。以下人群使用前要测定CK:肾脏损伤;甲状腺功能低下;遗传性肌病的家族史或个人史;既往使用他汀或贝特类药物的肌毒性史;酗酒;>70岁患者。对18岁以下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的治疗期尚未超过2年。
【禁忌】以下患者禁用氟伐他汀钠缓释片:
1、已知对氟伐他汀或氟伐他汀钠缓释片的其他任何成份过敏者;
2、活动性肝病或不能解释的转氨酶持续升高者;
3、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4、仅对9岁和9岁以上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青少年患者服用氟伐他汀进行了研究。对年龄小于18岁的患者进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的治疗期尚未超过2年;
5、老年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氟伐他汀钠缓释片慎与贝特类药物、烟酸、氟康唑、环孢素、秋水仙素合用。在服用树脂(如消胆胺)后至少4小时才能服用氟伐他汀钠缓释片。对于长期使用利福平的患者,应调整氟伐他汀钠缓释片剂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由于HMG-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并且可能使某些具有生物活性的胆固醇衍生物合成减少,若妊娠妇女服用则 可能对胎儿有害。因此,氟伐他汀钠缓释片禁用于妊娠妇女,也禁用于未采取可靠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治疗期间如怀孕,应停用氟伐他汀钠缓释片。哺乳:哺乳期 妇女禁用氟伐他汀钠缓释片。对动物和人类的药物研究或人类用药的经验表明,药物对胎儿有危害,而且孕妇应用这类药物无益,因此氟伐他汀钠缓释片禁用于妊娠或可能怀孕的患者。
【贮藏】密封,25°C以下保存。
【有效期】24个月
【生产企业】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